高浮雕的因材施藝、因色取巧,在創作過程中至關重要?!耙幌嗟志殴ぁ本褪窃诳紤]雕刻一塊石頭時,要根據石頭的形狀、色彩進行構思布局,以求得藝術效果。一塊好的石頭用于創作,得會取舍。創作一件好的鍛銅浮雕藝術品,同樣少不了一塊合適的石頭。
現代大型浮雕作品對構圖空間和面層次都十分講究,景物的過疏過密都能降低作品的藝術品位。正如大部分人認為的,浮雕相石過程中,設計畫面重中之重。墨繪勒線通常是先在紙上勒出要雕刻的石料的形狀,然后在這個形狀里面畫出設計的圖稿,再依照圖稿繪到石頭上。
鏟地就是將所要表現的景物分出層次來。鏟地中,鏟除畫面空余的部位是用平口卡鑿,深度應該以顯露出里層的石色為好。將大面積的底地鏟平以后,接下來就要剔除景物間的細小空隙,這就要用到小鉆頭或者小手鑿。
在完成鏟地以后,藝人就要用小鏟刀和手鑿來雕刻景物。在雕刻過程中,由于比較講究近景與遠景之間的關系和透視關系,為了形成視覺上的變化,讓人感受到石雕的天然情趣,就要根據景物分布的大小與前后的不同要求,雕刻的厚度有所變化,厚薄不一,再進行磨光。
在經過選石審石、墨繪勒線、鏟地分層、雕刻磨光之后,一件高浮雕作品就完成了。高浮雕的因材施藝,因色取俏,整體構圖,人物動態與創作者的綜合素質是分不開的,創作者要在長期實踐創作中不斷探索研究、積累才能獲取更為廣泛的精華以提高自己的創作水平,使高浮雕藝術品實現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和諧統一。